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校首页

职业教育研究所/学报编辑部

职业教育发展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职业教育发展动态 >> 正文



高职教育发展动态 2023年第11期
日期: 2023-11-29      信息来源:      点击数:

内部交流资料

高职教育发展动态

2023年第11期(总第42期)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          2023年11月

【高层动向】

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网络空间安全产教融合研讨会在重庆召开

2.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嘉兴召开


【院校动态】

1.职业教育匹配重大产业的无锡实践

———无锡科技职院构建“三环耦合”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2.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驱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专家观点】

弘扬教育家精神 推进职教教师队伍建设

【高层动向】

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网络空间安全产教融合研讨会在重庆召开

(来源: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

10月24-25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网络空间安全产教融合研讨会,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成功召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重庆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吴勇军,学会常务副会长、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宋敏,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会长张荣等出席。来自全国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网络安全专委会会员代表等260余人线下参会,3000余人线上参会。

搭建平台,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鲁昕会长作了题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国家安全观  培养支撑安全战略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旨报告,从网络安全国家举措、网络安全专业建设、网络安全职教使命等方面,深入阐述了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职业教育的使命担当。报告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提升职业教育认知现代化水平。在推动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学会成立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对接安全产业、数字职业人才需求,推进网络安全科研理念和范式的转变,抓好网络安全“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新基建,培养大批具有安全底层操作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能力的两类技术技能人才,适配国家安全人才新结构,助力网络强国、教育强国建设,服务构筑国家新安全格局。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在致辞中表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以打牢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核心和基础出发,在重庆建立以提升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的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必将进一步助力职业教育服务强国建设,并为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重庆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吴勇军在致辞中表示,希望网络安全专委会的成立能够汇聚各方力量,促进网络安全领域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推进网络安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成渝地区)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孙卫平致辞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相聚重庆,共话网络安全新趋势,共商网络安全发展大计。他表示,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将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行业供需对接机制,为网络安全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聂强致欢迎辞,他表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认真推进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的各项工作,与各位嘉宾和同仁深入交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网络安全事业的繁荣。

产教科融合,推进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

大会审议通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文件,表决通过第一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组织机构,最后表决通过309名同志当选委员、181名同志当选常务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宋敏担任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龚小勇、北京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安建平、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张红、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俣4名同志担任执行主任。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院长武春岭担任秘书长。会议选举产生了51名副主任,任命了2名副秘书长。

学会常务副会长、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宋敏作总结讲话,她表示,网络安全专委会将从建强产教融合共同体、充分发挥智库引领作用、服务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等方面集中发力形成合力,培养更多网络安全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鲁昕会长,刘宴兵主任等领导,为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揭牌。

与会领导专家为全国网络空间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长单位、常务副理事长单位代表授牌。

专家聚智,深化网络空间安全体系建设

在成立大会主题报告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线上出席会议并作题为《平衡网络安全风险引领数字生态系统驱动环境转型》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网络空间面临功能、网络及信息/数据“三重安全交织”的核心问题,我国数字生态系统底层驱动网络安全范式转型必须要走自己的路,以内生安全构造赋能网络弹性,一体化解决功能安全与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

会议同期还举行了网络空间安全产教融合研讨会,邀请北京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嵩天、重庆大学教授向宏、奇安信集团副总裁吴俣、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闵锐、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网络空间安全系主任鲁先志,分别作了题为《新工科“网络空间安全”本研一体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国外后量子密码标准化及迁移进展》《以产业为依托,培养高质量网络安全人才》《基于高端产业的科技成果评价分析与探讨》《基于产教融合的信息安全专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人才培养实践》的报告,从网络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产教融合、科学研究与成果申报等方面,深入分享交流。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研究院秘书长李亚昕围绕“学术立会、服务兴会”,介绍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与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研究院课题研究情况。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陈汉君介绍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专利数据分析报告(2022年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分会组织编写)。

本次会议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等5家单位联合承办。会议得到了北京知链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2.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嘉兴召开

(来源: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10月21日上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建设教育强国:职业教育的担当作为”主题论坛在浙江省嘉兴市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承办,嘉兴市欣禾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促进中心协办,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持。来自全国近30个省市区360多所职业学校的同仁、职业教育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和关心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产业界、科技界、经济界人士齐聚一堂参加大会。主题论坛邀请有关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以“建设教育强国:职业教育的使命担当”为主题,深入研讨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方向、新课题、新任务,交流职业院校办学治校路径经验,扛起职业教育使命担当,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更好服务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大会会期两天。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翁波,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峰,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于清笈,嘉兴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帅燮琅,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杨益新等领导、专家应邀出席会议。

鲁昕作题为《建设教育强国基本路径职教实践》的主旨报告。她表示,第五届理事会组成五年来,紧紧围绕系统推进和全面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中心工作,坚持服务大局,紧扣智库型学会发展定位,始终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紧盯科技前沿,系统谋划、推进学会工作,不断推动职业教育认知、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努力打造职业教育新增长极,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了积极贡献。

鲁昕指出,今后,学会要继续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教育部党组决策智囊团、教育部党组部署落地团和社会力量组织团的智库型学会定位,用好十大工作载体,在落地省部合作协议、建设产教融合新模式、落实职业教育“五金”新基建等方面不断创新理论实践,不断提高推动职业教育认知、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和治理现代化的贡献力、服务力、支撑力,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强国做出新贡献。

鲁昕还作了题为《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职业教育历史担当》的专题报告。报告围绕教育强国国家举措、智能计算发展趋势、材料工业现状规划、数字职业数字专业等方面,深入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任务和路径举措,结合我国现代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实际,系统梳理了产业发展现状与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报告指出,职业教育要补齐知识化短板,立足产业办教育、立足产业办专业、建强专业助产业,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素质和数字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汤兆武当选高职分会新一届委员会主任

会议审议通过了《高职分会工作报告》《高职分会工作条例(修订草案)》《高职分会换届选举办法》。会议选举产生了高职分会委员以及新一届委员会主任、执行主任、副主任、秘书长。经会员投票表决,选举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汤兆武任新一届委员会主任,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李春明和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王建林等七位同志担任执行主任,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方小斌和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冯书明等二十八位同志担任副主任。王建林兼任秘书长,秘书处设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新一届高职分会设专家指导委员会,鲁昕任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担任副主任,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等十位专家任委员。

汤兆武表示,在教育强国建设迈出铿锵步伐的新征程上,作为新任高职分会主任,将在学会的正确领导下,严格遵守学会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践行学会宗旨,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更加开拓创新的精神,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全体会员一起共同努力,推动高职分会展现“三个新作为”,助力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他指出,要坚持“政治立会”,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教育强国战略上展现新作为;要坚持“改革强会”,在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展现新作为;要坚持“服务兴会”,在打造更有辐射力、引领力、创新力的职业教育发展平台上展现新作为,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职业教育更新更大的贡献!

方小斌受大会委托,作题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新时代工匠人才》的高职分会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五年来,高职分会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领导、全体会员单位参与和支持下,立足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聚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热点和难点,紧紧围绕服务全体会员、服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服务国家地方战略实施,在“思想政治引领、围绕服务大局、搭建学术平台、促进文化传承发展、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依法依规治会”六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服务性、引领性的工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报告要求,未来五年,高职分会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全面落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工作部署,扛起政治责任、担当历史使命,扎实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战略任务中发挥“学习平台、服务平台、研究平台、交流平台、宣传平台”的功能作用,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谢俐从“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把准职业教育发展方位、持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在提升服务能力上展现职业教育人更大作为”三方面对职业教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作了系统部署,为职教战线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相关工作指明了方向。

翁波从“新时代职教教师队伍建设背景、所取得的成绩、双师标准的内涵、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举措”等四个方面对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支撑教育强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方俊良致欢迎辞。他向出席大会的领导嘉宾、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他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并向长期以来支持职业教育、关心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主题论坛第一阶段,帅燮琅发表致辞。他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介绍了嘉兴市经济社会发展及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他表示嘉兴市将加强与中国职教学会高职分会合作,借力高职院校在科技开发、协同创新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资源,积极构建市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发展。

陈峰发表致辞。他向高职分会表示热烈祝贺,向所有参会代表表示诚挚问候。他指出,浙江一直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积极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今后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学习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理念、内涵、方法和精神,切实培养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主题论坛第二阶段,浙江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陈达、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于清笈、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杨益新、中国科学院大学二级教授赵红、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凌云分别作题为《加快探索构建浙江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产业体系与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的探索与实践》《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化人才培养--职业教育与数字素养提升》的报告,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研究院秘书长李亚昕介绍了学会的课题评审情况。

大会表示,此次换届程序规范、流程严谨,新当选的委员会结构多元、层次丰富,汇聚了各个战线的专家学者。主题论坛报告内容精彩,专业性强、指导性强、针对性强,参会代表收获满满,受益良多。相信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高职分会一定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大有作为、再立新功,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院校动态】

1.职业教育匹配重大产业的无锡实践

———无锡科技职院构建“三环耦合”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3年11月21日06版)

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走深走实,开展职业教育与重大产业战略匹配,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既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脚踏实地。江苏首所由高新区创办、又办在高新区的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无锡科院”),20年来始终对接高新区重大产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服务等方面扎实开展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三环耦合、四院融通”匹配重大产业协同发展新机制。作为苏锡常都市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基地、全国首批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之一,无锡市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的成立,更为职业教育精准匹配、深度匹配、系统匹配高新区重大产业提供了“无锡样本”。

前瞻于重大产业布局的专业调控

职业教育与重大产业精准匹配,需要专业设置与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相匹配,并基于对人才培养周期性的考量。无锡科院一直强调专业设置要前瞻于高新区重大产业发展,在宏观上注重把握高新区产业迭代趋势,做好新专业的及时设置和传统专业的退出、调整与融合;在微观上则进一步做好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抓住企业劳动力需求的痛点,培养前瞻于企业期望的劳动者,深化校企协同育人,使学生毕业就能被企业吸纳,促进高质量就业。

无锡高新区是1992年成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已进入全国高新区前十,规上工业总产值进入全国区(县)前十。全区重点发展的集成电路、物联网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均已达到“千亿级别”。特别是集成电路产业,涵盖了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和关键零部件及材料等各个环节,产业规模1352亿元,占全省的1/3、全国的1/9,成为我国第二个集成电路产业超千亿级的国家高新区,成功入选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其雄厚的产业基础、良好的发展前景、旺盛的人才需求,为无锡市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此,学校充分考虑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前景,及时优化专业布局和资源配置,将学校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紧紧围绕集成电路五大环节所需人才,以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专业为核心专业,构建由电子信息、移动互联等相关专业组成的专业群。引入清华大学无锡研究院和高新区相关企业,以校内专业博士教师为主体,组建混编研发团队,投入3000余万元建设校内集成电路“中试车间”,攻关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遇到的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面向集成电路产业新业态,将产业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标准引入课堂,系统培养服务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所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专业结构与集成电路产业结构高度契合,实现教学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不断提高。集成电路专业群内毕业生90%以上到高新区电子类企业就业,单位满意度达98%以上。无锡科院已成为服务集成电路行业稳定人才供给的特色学校,并成为全国半导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

全生态匹配重大产业的模式创新

职业教育深度匹配重大产业,让产教融合更深入、校企合作更密切,这既是理所当然之举,也是天经地义之策。正如教育部职成司司长彭斌柏分析的那样,产业是经济发展增长带,经开区、高新区等经济功能区是经济发展增长极,位居其中的企业是经济发展增长点;产业、经济功能区、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动能,必须走产教融合之路。

无锡科院坚持市场导向,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状态及时反映到专业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建设上,反映到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确保教学内容符合产业规律、贴近企业需求。具体做到“三个对接”:一是技术对接。通过校内的省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开展技术服务,摸清企业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和产业发展趋势,为产教联合体建设指明方向,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二是人才对接。通过将招生就业处与服务高新区办公室合署办公,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相关专业应当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提供什么样的专业实践,使学校和企业由“并行关系”转变为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三是创新对接。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建技术技能创新与服务团队,充分共享双方资源,开展应用技术研发,将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产业精益生产管理,培育孵化新产品、新企业,发展壮大产业集群。

“三个对接”前提下,学校通过区校共建紧缺人才实训学院,以人才“短缺”为触发点,将产教融合“起点”前移到校企人才供需“缺口”上,构建了“短缺触发→标准更新→流程重构”的“三环耦合”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持续完善人才培养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保障体系;通过打造以无锡科院为培养主体、紧缺人才实训学院为技术先导、特色产业学院为育人载体、社区学院为服务网络的高新区产教融合的“四院融通”模式,形成匹配高新区重大产业发展的全生态新机制。

系统化服务重大产业的实施路径

职业教育匹配重大产业,需要从对接产业、技术创新、技能积累、人才培养、服务就业等方面系统化设计并采取相应措施。《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一体两翼”的战略任务,具体到无锡市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更多地要在资源整合、项目团队建设和内涵提升上有系统性突破。集成电路产业链条长、规模大、技术难度高,需要实现产业与教育的实质性融合,需要各方力量参与其中并协同发力。政府要积极引导、支持并鼓励企业根据自身需求,主动与项目团队对接,从技术联合攻坚、企业管理咨询、职工技能培训,到企业导师聘请、学生就业创业等多维度上进行广泛合作;学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力量和资源优势,切实解决产业发展所需,在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涵上有新的提升,在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基础上服务高新区重大产业有新的作为。

产教联合体中的牵头院校要以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己任,全面匹配区域重大产业,在人才培养上挑重担,在协同攻关上作表率,在深化改革上当先锋,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集成电路人才为使命,瞄准“卡脖子”“卡身子”“卡腿”技术技能领域,致力于将联合体建成集成电路技术创新策源高地。同时,要深化与产业龙头企业合作,推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与多家集成电路关键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全国半导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开发区职业教育发展联盟、长三角开发区协同发展联盟建立资源共享通道,协同培养集成电路行业现场工程师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驱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3年11月17日11版)

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重要方向指引,为职业教育优化类型定位、赋能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国家全面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为了充分凸显职业教育在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化工作格局中的功能定位,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发挥协同创新的驱动作用,打通“产教合而不深”“科研产业两张皮”的梗阻,有效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黏合产教创新要素,摆脱“校热企冷”困境

产教融合“合而不深”“校热企冷”,归根结底是“产”与“教”之间缺乏创新要素的“黏合剂”。产教融合难以走深走实,其根源在于校方选择产教融合资源靶向不准、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动能不足的供需失衡。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校企双方集聚融合创新要素,增强校企“黏合度”,形成产业赋能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产业的循环生态圈。一方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探寻高质量发展路径过程中,重视提升教育链与产业链、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岗位标准的适配度,通过对接高端产业、产业高端的一流企业,既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适配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又充分凝聚院校专家智库团队、博士教师团队、大国工匠团队等高层次师资团队,为企业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并开展企业培训服务。另一方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助力企业在追求创新发展之路上对适应未来产业趋势的结构化人才储备建立长远而清晰的定位,充分挖掘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平台建设、资源集聚等要素,为职业教育精准对接产业、企业需求的创新模式探索提供方向和思路。校企双向适应、联动,黏合产教创新要素,协同演化为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真正摆脱“校热企冷”困境。

推进科教创新转化,破解“科研产业两张皮”难题

科教融汇是“三融”提法中的新概念,是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引发社会各领域变革趋势的积极回应,强化科学技术、科学研究引领教育教学创新性发展,呼吁将科研创新要素与教育教学相融互汇。高职院校科教融汇的方向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以基础学科创新为主,科研创新主要致力于从技术、工艺创新的角度提升产品的生产品质、效能等,强调对基础研究创新成果的技术转化与应用。长期以来,高职教育领域科研创新存在的鲜明问题是与产业科技创新需求相脱节,科研创新与产业创新“两张皮”,通过科研创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融汇动能不足、力度不够、效果不佳。

为了有效推进科教创新转化,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充分释放人才资源活力,强化技术技能创新积累,通过主动融入区域产业的技术进步链条、融入企业的生产研发环节、融入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助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致力在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中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中试车间”。此外,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及时捕捉企业尤其是科技领军型企业的科技创新信号,定期接收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等创新要素及前沿信息的反馈,将其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汇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有组织”的科研、“接地气”的创新。

2022年12月,《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发布,将“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视为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两翼”,作为产教融合的新型载体和组织形态,“新模式何以解决老问题”是社会各界广泛热议的焦点。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主动组建“一把手”主抓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创新机制,以国家主导的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为契机载体,紧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构建院校、企业、行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社会多主体的共生型命运共同体,长远谋划以创新要素驱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走得更深更远,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扎实推进“金专业、金课程、金师资、金基地、金教材”“五金”建设。

【专家观点】

弘扬教育家精神 推进职教教师队伍建设

(作者:刘建同 刘宝民)

(来源:中国教育报)


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家精神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学习领会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培养大批服务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高素质良匠之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高素质良匠之师,要具备“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深刻认识建设教育强国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把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放在了教育家精神内涵的首位,为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担当强国建设新使命指明了方向。职业院校教师要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融入自己丰富的职业教育实践中,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

高素质良匠之师,要具备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道德情操。无论是“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还是“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都包含了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主要表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于我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价值引领,培育政治认同,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发挥好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还需要其他科任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做好“课程思政”,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育人元素,使得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努力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追求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高素质良匠之师,要具备“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高尚的师德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第一要求,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更生动、更持久、更深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始终保持对职业教育的炽热情感,自觉把对党和国家的挚爱、对学生的关爱融为一体,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用智慧破解学生成长难题,用爱心铺就学生成才之路,成为党和人民满意、学生真心喜爱的好老师。调研显示,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其中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心理。一个具备“仁爱之心”的教师要在关爱学生的同时,设定合理的规范和期望,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自身的潜力和不足,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做学生课业学习的指导者、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高素质良匠之师,要具备“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学笃行、求是创新,是成为“经师”的核心要素。“勤学”不仅是累积知识,还是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断创新;“笃行”则强调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包括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求是创新”更是提升教育质量和适应时代发展的关键。“求是”体现在对知识和事实的严谨态度,强调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而“创新”则要求教师具有开放和创新的思维,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是与产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紧密关联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应用性、跨界性、融合性对职业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躬身钻研业务,善作良匠之师是职业教育教师的应有之责。良匠之师是传统“工匠”与“师者”角色的融合与发展,是新时代对职业教育教师提出的时代新要求。职业教育教师要把准时代定位,努力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紧跟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步伐,切实履行好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教师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到“四个相统一”和塑造学生的“大先生”,再到“弘扬教育家精神”,为教师队伍建设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与精神。广大职业院校教师要把弘扬教育家精神转化为从教的价值追求,着眼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职业教育,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争做高素质良匠之师,努力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刘建同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宝民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版权所有: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