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校首页

职业教育研究所/学报编辑部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双轮驱动
日期: 2015-05-14      信息来源:      点击数:

教育领域是当前社会公众议论较多的一个热点。对教育现状的评价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成绩不小,问题不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事业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公众的意见越来越多。这并不奇怪,恰恰说明了教育的广泛普及。诸如“为什么你的孩子能上重点学校,我的孩子只能上普通学校”等等,教育公平问题就是这样出现的。可见,教育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超出了教育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保障能力、教育发展跟不上人民群众的需求。 现在,公众谈论的许多“教育问题”其实并不是简单的教育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在教育上的反映。2007年我曾在一次座谈会上提出取消“奥数班”的意见,当场一位小学生就发言:“不上‘奥数班’就上不了好初中,上不了好初中就考不上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将来毕业就找不到好工作,没有好工作我怎么养家糊口啊 ”这话出自小学生之口,让人觉得又可笑又可叹。这反映一些教育问题的根子并不在教育本身,而在于社会,教育的激烈竞争是社会竞争在教育上的反映。因此,解决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以转变观念与建设制度两个轮子驱动教育改革发展。

转变观念涉及不同主体。一是各级政府应转变观念。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让学校和教师能够真正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回归教育本真,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二是家长应转变观念。家长不应给孩子预设生活和前途,不应拔苖助长,而应顺应孩子发展的自然,遵循孩子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知识不是学得越早越好、越多越好,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能力以及完善的人格、开朗的心态。有了这些优良品质,将来就能成才。家长还应以平和心态对待孩子的发展,克服攀比心理,重视孩子的特点,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三是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理解和信任每个学生;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用显微镜去发现学生的优点,而不能用放大镜去找学生的缺点;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把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自动、生动活泼地生活和学习。

教育观念的转变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大家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要有物质基础,要靠制度建设来保证。应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依法治教,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并建立监督问责机制。一是完善投入机制。当前,人们最关心的是教育公平问题,教育的无序竞争也源于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会拉大地区间教育质量的差距,进而加剧教育不公平,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现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生均教育经费差距很大。可以考虑制定一个全国生均教育经费底线,省级统筹达不到的省份由中央补贴。二是改革评价制度。不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学校和教师,把教师从分数中解放出来。这样,教师才能放开手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法。这次中央出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就有利于中学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也有利于促进家长、教师转变观念。三是推进教育结构改革。应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校企合作,增加就业机会,提高职校毕业生待遇,解决千军万马挤向普通大学这一独木桥的难题。四是改进教育治理方式。政府应简政放权,明确学校职责,不应把所有社会责任都加在学校身上。现在学校每年要接收上级下发的大量红头文件,包括交通、安全、卫生等等,校长天天忙于开会,没有时间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政府部门应改进学校管理方式,松绑放权,让学校自主办学,办出特色和水平。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版权所有: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