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交流资料
高职教育发展动态
2023年第4期(总第35期)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 2023年4月
【高层动向】
1.2022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举办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行规划(2023—2027年)》的通知
【院校动态】
1.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人职匹配”让精准就业“水到渠成”
2.成都纺专:构建多元融合办学模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专家观点】
《2022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快车道
【高层动向】
1.2022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举办(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2023年3月,受疫情影响推迟举办的2022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等26所学校举办。2022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共设62个赛项,实行学校初赛、省级竞赛的形式进行,除开设学生组竞赛外,大赛同时开设了教师组竞赛5项,学生组竞赛与教师组竞赛同校同时不同场进行。
本次技能大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系统观念办好各项赛事活动。一是采用目标导向遴选赛项承办校,以参加国赛获奖成绩作为承办省赛的优先条件;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全过程监督,选派大赛仲裁员、监督员,加强对赛前、赛中、赛后等赛项事务的全面督导;三是突出类型教育特征设计竞赛内容,融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通过全员化参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水平、培育工匠精神,促进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优化技能社会建设环境、提升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水平,探索具有河南特色的职教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行规划(2023—2027年)》的通知 (来源:教育部)教职成厅函〔2023〕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相关法规和文件精神,按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章程》相关要求,大赛执委会研究编制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行规划(2023—2027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做好贯彻落实。
教育部办公厅
2023年3月30日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行规划
(2023—2027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专业化、制度化水平,明确未来5年大赛发展方向、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保证大赛规范有序发展,依据《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章程》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大赛是教育部牵头发起、联合34家部委和事业组织举办的一项公益性、国际性职业院校师生综合技能竞赛活动,是我国职业教育一项重大制度设计和创新。自200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15届,规模不断扩大,水平逐年提升,国内外影响力逐步增强,在引领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质量就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广大职教师生展示风采、追梦圆梦的重要舞台和中国职业教育的靓丽品牌。
近年来,伴随国家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国家战略发展和产业布局调整,也对大赛提出了新的要求。2020年,大赛试点改革,在办赛机制、申办主体、经费投入等方面做出优化调整;2022年,大赛开设国际赛道暨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但是办赛过程中,仍存在赛项设置覆盖面不够广、头部企业参与度不够高、部分赛项引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不力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大赛迫切需要以规划为牵引,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标准规则、实施办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以提升职业院校师生技术技能水平、培育工匠精神为宗旨,以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促进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导向,以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牵引,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持续提升大赛的质量、成效和品牌影响力,更好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规划目标。通过科学规划、系统推进,到2027年,大赛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赛事质量和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职业院校竞赛体系基本形成;赛项设置更加合理,实现对2021版专业目录中专业大类全覆盖,专业类覆盖率超过90%;赛项规程和赛题编制更加科学,与教学和产业需求衔接更加紧密;大赛成果在教学和生产一线得到广泛应用;对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大赛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彰显中国职教特色、具备国际水准的技能赛事品牌得到认可。
(三)基本原则
1.坚持职教特色,育人为本。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考虑大赛的教育教学属性,围绕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真实工作过程任务要求和企业生产现实需要设计比赛,重点考查和培养选手的职业素养、理论功底、实操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培养具备行业特质、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2.坚持以赛促融,以点带面。推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适时推出职教本科组比赛,搭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互联的立交桥;不断优化企业参与机制和形式,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吸引更多产教融合型企业、龙头企业、跨国公司参与大赛,更好发挥企业在软硬件支持、技术转化、资金捐赠等方面的作用;将新的科技成果和企业技术融入比赛,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互动,推动职业教育提档升级。
3.坚持问题导向,健全机制。针对执行中发现的制约大赛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问卷调查、赛后抽查、第三方评估等对赛事进行全面梳理和科学总结,及时完善相关制度,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建设、赛项设置和规程、赛题设计,以改革促发展,不断激发大赛创新活力。
4.坚持统筹协调,多元参与。坚持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办赛机制,推动合作办赛、开放办赛。调动组委会成员单位积极性,提升大赛质量和影响力;扩大赛项执委会、赛项专家组等团体中的行业组织成员占比,建强专家、裁判、监督仲裁队伍;完善世校赛的国际组织形式和工作协调机制。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赛事体系。构建以校赛为基础、省赛为主体、国赛为示范、世校赛为牵引,上下衔接、内外贯通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体系,在标准规则、体制机制、赛项设置、规程赛题、平台设备、组织实施和奖励政策等方面逐步统一标准。由职业院校定期组织校赛,规范省赛选手选拔,推动以赛促学、赛教一体。省赛每年举办一次,为国赛和世校赛选拔参赛选手。国赛每年举办一次,设高职组和中职组,逐步试点教师组技能比赛和师生同赛项目。世校赛逢双数年份在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期间举办,由当年省赛获奖选手、国外院校选拔赛优胜者及在华留学生代表队等共同参加,比赛项目主要以国赛赛项库为基础,适度增补,兼顾各国普遍推荐的赛项设置。
(二)优化赛项设置。依据《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综合考虑专业招生人数、覆盖省份数、开设学校数,兼顾国家战略和重点行业产业实际需要,确定设赛方向和办赛频次。国赛赛项库总量控制在170个左右,每年国赛赛项数量控制在120—130个。赛项库可根据需要每年一微调,每5年一大调。大赛开幕式或闭幕式所在赛区承办的赛项数量,原则上国赛赛项不超过30个,世校赛赛项不超过20个。
(三)改进大赛合作机制。构建分层级的大赛合作单位(企业)制度,设置全球合作伙伴(企业)、战略合作伙伴(企业)、赛项合作伙伴(企业),合作单位向大赛提供资金支持、设备和物资赞助、技术服务,大赛给予相应的权益。
(四)建强专家裁判队伍。建立涵盖各类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分布合理、知识结构互补的专家裁判队伍。建好国外专家库,重点扩充熟悉国际技能标准和世界技能赛事、具有国际大赛工作或执裁经验的专家,兼顾国外参赛校专家。多维度严格选拔专家、裁判、监督仲裁并完善考核评价,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定完善相应的选用、退出和“黑名单”细则,确保比赛的专业性和公平性。
(五)完善大赛管理平台。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避免重复、即时高效原则,升级改版大赛官网,在现有信息发布、专家管理、资源共享等功能基础上,增加选手报名、赛事管理、线上评判与监督、选手风采展示、资源转化、直播互动等功能模块,构建满足各级赛事需求的一体化比赛管理平台,适时推进与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链接贯通。
(六)加大品牌宣传。创新媒体宣传渠道和策略,探索建立大赛融媒体宣传平台,加大对精彩赛事、获奖选手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做好优秀选手成长成才、大赛成果转化等典型案例总结。加强大赛标识使用与管理,塑造品牌形象。做好大赛规程标准、比赛设备等优质资源国际性推介宣传。扩大赛事开放,通过现场观摩等向社会展示比赛过程,设置面向中小学生的普适性体验赛项。改造、扩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博物馆,做好档案资料整理、保存和展示。
(七)做好大赛研究和资源转化。依托大赛承办单位和行指委等组织,持续加强大赛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发布大赛研究和资源建设类项目,为大赛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深入探索大赛资源转化路径,推动规程、赛题、资源包等有效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推动围绕赛项开发系列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建设在线精品课程、一体化数字教学资源库等。推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落地落实。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办赛过程中的把关定向作用,确保办赛过程始终体现党的教育政策主张、体现新发展理念,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各赛区应提高站位,统一认识,把大赛作为推动本地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手段,各方积极参与,合力办好大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承办院校作为赛区执委会和赛项执委会第一责任单位,应认真落实大赛章程和相关制度规定,切实履行各项义务,确保比赛顺利实施。
(二)强化经费投入和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经费管理办法》要求,依法依规筹集、使用和管理大赛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赛事实施。鼓励建立省级大赛经费使用管理制度,规范本地区大赛经费管理,省级管理办法不得与国赛经费管理办法相冲突。各地应持续拓展经费筹措渠道,加大办赛经费投入力度;根据教育部与中国银行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争取当地分行对大赛的赞助尽快到位。
(三)完善选手奖励政策。探索建立和完善分层分级的大赛获奖师生奖励制度。鼓励各地协调联合主办单位,借鉴相关做法,在授予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和职业技能等级评定等方面出台相关办法和举措;完善大赛获奖选手在升学考试、考研等方面的加分或免试政策;探索大赛获奖师生赴职业教育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交流、学习机制;视情对获奖选手进行现金奖励。
【院校动态】
1.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人职匹配”让精准就业“水到渠成”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还没到毕业季,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工作进程已经过半,许多毕业生已被多家企业提前“打包预定”。这源于该校6年前启动的基于大数据的分类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因为有了“分类培养、精准育人”,才有了今天精准就业“水到渠成”的局面。
从2017年开始,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启动建设“人职匹配大数据分析平台”,建成了800余万条的学生成长大数据仓库和包含50余万家企业1000余万条岗位信息的职业大数据仓库。该平台还包括“职业性向测评系统”“成长画像学习导航系统”“智慧化精准就业系统”3个子系统,架起了“人—职”数据互联互通的桥梁。
在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一入学,该平台就可以自动抓取学生的兴趣特长、心理状况、学业成绩等信息,对学生职业倾向进行评价、分析和“画像”,并通过“职业性向测评系统”出具专业与职业性向测评报告。进入二年级,平台针对学生专业和拟就业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出具就业意向和学习导航报告,指导学生精准个性化学习。通过“智慧化精准就业系统”进行“一生多企”双向精准推送,指导学生高质量就业。依据平台输出的报告和分析画像,为学生推荐适合其成长成才的发展方向。
科学测评的目的是精准施教。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人职匹配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全校52个专业的4万多名学生逐一分类后,打造“专业+X”育人体系,建成1600多门线上线下课程和500多人的校企“双师+”师资库,创设“普育、培育、选育、精育、长育”平台,逐步形成需求导向、专业引领、分类分阶、精准施教的“专业+X”分类精准培养模式,通过创建“专业+营销”“专业+管理”“专业+创新”“专业+创业”等人才培养平台,开展针对性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投入5亿余元建成6个集团(联盟)、38个技术研发机构、40个创客工坊、14个大师工作室、3万平方米省级孵化器等,开展“专业+X”精准培养。学校还依托创业研究中心和校政研企共建的中国·中原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成“创意小组—创客工坊—专业群创业中心”的“专业+创业”人才培养平台,为创业意愿强烈、想法成熟、能力突出的学生开办“创业专业实验班”,培养创业精英人才。
数字赋能使该校4万余名学生受益,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在全国500强企业就业人数也持续上升。
2.成都纺专:构建多元融合办学模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通过与地方政府、头部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合作,构建多元融合办学模式,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打造多元命运共同体,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搭建服务共赢生态,形成了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成纺范式。学校通过入园融链、瞄新建院、共建平台、贯通培养、共育共培、教随产走等举措,推动四川纺织服装产业振兴,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同时也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入园融链,打造服务四川纺织服装产业的市域产教联合体
学校利用80年服务纺织服装产业的经验,与雅安芦山县、宜宾屏山县地方政府合作建设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并引进优质企业。同时,与上述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和丝丽雅集团、豪尔泰公司等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培养本地人才,助力产业园区发展。屏山已建成“百亿”级纺织服装产业园和西南最大的生物基纺织特色产业基地、“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并迈向千亿级产业园区。
学校还与龙头企业川开电气合作,共建智能输配电产业学院,打造服务国家智能输配电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省级高水平产教融合样板平台。三方共同申报的“智能输配电装备制造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已立项为四川省第二批产教融合示范项目。
这些举措有助于推动四川纺织服装产业振兴,促进产业园区的发展,培养本地人才,推动智能输配电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同时也为产教融合提供了样板平台。
二、瞄新建院,打造支撑四川先进制造产业的“1+1+N”产教共同体
学校通过与法国施耐德电气、瑞士乔治费舍尔、德国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企业和川开电气、瑞雪精密机械、丝丽雅集团等区域龙头企业合作,共建“1+1+N”产教合作共同体,打造6个产业学院。产业学院采用“五共”双主体运行机制,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资源、建设培养条件、实施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学校中法施耐德、中瑞GF、中德SGAVE等项目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育人项目;西南纺织服装职教联盟成为首批国家级示范职教集团。
这些举措有助于学校与产业深度融合,为产业提供人才支持,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教育和培训。
三、共建平台,打造多元共享的“产教研学用”科教融汇共同体
学校联合行业协会和优势企业,聚焦四川功能性工装产业,共同打造研学、研产、研用三圈层技术技能平台,已建成全国航空用特种纺织材料技术研究中心、全国工业设计分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研究中心。依托这些“产教研学用”平台,面向产业开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在职技术人员培训,帮助区域工装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学校成功复原三星堆出土丝织物,开发军用微波器件产品,培养的学生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为纺织服装产业和先进制造产业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这些举措有助于推动四川功能性工装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
四、贯通培养,打造“中高本”职教人才培养共同体
学校联合本科院校和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改革,共培养439名职教本科毕业生。学校与中职学校合作,建立“中高本”一体化专业体系,探索实施“3+3”“3+4”长学制职业教育贯通式人才培养,培养1800余名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中3名学生获得全国技术能手、“成都工匠”等荣誉。学校还扩大与26所中职学校的招生衔接工作,探索多种中高职衔接形式,积极吸纳中职优质生源。
这些举措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五、共育共培,打造“双师型”师资培养共同体
学校与华为、中软国际、宜宾丝丽雅集团等知名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合作,共同打造“双师型”师资培养共同体,针对纺织服装转型发展、非遗创新型传承人培养及产业数字发展等三大领域的需求。已建成多元主体的双师培训基地10余个,在校内建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培训基地1个,并连续7年承接文化部、教育部非遗传承人群培训项目。建成省级双师培训基地3个,2022年成功立项计算机专业类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六、教随产走,服务优势产业“走出去”,建立国际化办学共同体
学校以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为目标,先后在老挝、孟加拉等国建立4个海外实训基地,2020年在老挝琅南塔省创建首个海外“嫘祖学院”,探索实践“中文+职业技能+文化”职教国际化新模式,面向老挝输出国际专业教学标准4个,并拓展至老挝乌多姆赛等省份和非洲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等国家。
迄今,学校以中国职教模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留学生600余名,为埃塞俄比亚培养纺织类博士生2名,服务“走出去”企业10余家,有效提升了四川职教在“一带一路”沿线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力。
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以提升职业学校关键能力为基础,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学校将认真落实两办《意见》要求,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成纺行动”,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助力四川和全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专家观点】
《2022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快车道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3年4月18日05版)
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全国职业高等院校校长联席会议共同完成的《2022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日前发布。报告分为高等职业教育篇和中等职业教育篇。高等职业教育篇从服务贡献、学生发展、教育教学、政府责任和国际合作5个维度,中等职业教育篇从服务贡献、学生发展、教育教学和政府责任4个维度,向社会展示2021年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变化。报告显示,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
职业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显著提升
报告显示,职业本科教育稳步发展、初具规模,成为服务贡献新亮点。职业本科学校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打造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32所职业本科学校开设的136个专业中,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占比达到92.6%。学校聚焦关键技术,联合企业开展产业技术攻关,2021年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均值达610.9万元,其中公办职业本科学校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均值达1531.1万元,彰显了较强的技术服务能力。职业本科学校重视职业培训,培训规模达到较高水平,2021年非学历培训时间中位数达5346学时,培训到账经费中位数为537.675万元。
报告显示,职业院校瞄准产业一线,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力军”。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为职业院校毕业生。其中“双高计划”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带动作用凸显,数据显示,“双高计划”院校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中位数达739万元,技术交易到款额中位数达161万元,非学历培训到账经费中位数达63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3%、43.3%、5.5%。职业院校深入行业企业了解技术需求,建立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助推企业转型升级。2021年,全国高职院校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828件,较上年增加43.57%。其中“双高计划”院校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012件,专利成果转化数量超过50项的院校达到6所,专利成果转化到款额超过100万元的院校达到16所。
职业院校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支撑。高职院校主动对接农林牧渔产业的技术升级、业态调整和岗位变化,开展“全链条”人才培养,涉农专业毕业生“学农从农”意愿不断提升。2021年,全国共有55所高职院校被评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中职学校扎根农村一线,加大农业农村人才急需领域的职业教育供给,2021年全国涉农专业点超过3500个,涉农专业学生近13万,农林牧渔类专业在校生32万余人。
职业院校发挥区位和专业优势,成为文化传承“放大器”。一批高职院校抓住建党百年重要契机,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成为所在区域甚至辐射全国的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播基地。全国有163所高职院校开设了传统特色工艺类专业,专业布点数208个,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达2.6万,以人才培养、工艺传承与发展为抓手,传承创新传统特色工艺文化。中职学校深入挖掘当地非遗等传统文化资源内涵,通过开设非遗专业、开发非遗课程、成立工作室和非遗社团、打造创业项目等举措,构建非遗文化教育体系,在中华传统技艺保护与传承中积极作为。
报告从基础贡献、技术贡献、培训贡献、专栏贡献4个维度,以毕业人数、就业去向、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技术交易到款额、非学历培训到款额、公益性培训服务、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等定量数据为基础,遴选出60所全国服务贡献典型高职院校。
学生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总体稳定
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
高职院校打好“线上+线下”稳就业组合拳,通过“一把手”访企拓岗、举办“空中双选会”、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精准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等多种有效手段,全力为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2021届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9.2%,较2020届下降1.2个百分点;高职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4428元,同比增长11.4%;毕业半年后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7.4%,与2020届基本持平;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92.5%,比2020届略有回升;毕业生雇主满意度较高,雇主满意度中位数由2020年的97%小幅上升到2021年的97.6%。
中职学校努力构建“就业有能力、升学有通道、发展有保障”的学生成长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才通道。2021年中职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总体稳定,由上年的94.5%增至94.7%;专业对口就业率稳中有升,由上年的86.4%增至87.8%。各地加快健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纵向贯通”体系,推进职教高考改革,扩大高校面向中职学生的招生规模。2021年,中职毕业生升学总数超180万人,升学比例达55.9%。
报告发布了全国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前100所优秀院校,从毕业生综合能力、学生技能与创新、学生社团参与、教学满意度、发展保障等5个维度23项指标,采集全国高职院校有效数据,对学生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在这100所优秀院校中,有5所职业本科院校和72所“双高计划”院校。
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更加匹配
对接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发展,2021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首次对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专业进行一体化设计,以适应产业对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以新版专业目录调整为契机,高职院校改造升级传统专业,以数字技术赋能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全国高职院校线上开设课程近74万门,较上年增加37800门。中职学校优化专业布局,做强主体专业,提升传统专业,发展新兴专业。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等服务国家战略的专业布点数由2020年的1300余个增加到2021年的1700余个;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幼儿保育等“一老一小”民生专业布点数由2100余个增加到2600余个;直播电商服务、大数据应用等支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新兴专业布点数由100余个增加到300余个。
报告显示,各方积极构建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学校为基点的产教融合新发展格局,产教融合载体呈现出职教集团、产业学院、产教综合体、产教联盟等多样化形式。截至2021年底,全国组建了1500多个职教集团(联盟),成员单位涵盖了企业、学校、行业组织、科研机构等4.5万余家,全国遴选立项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培育单位299个。教育部共验收完成3批共562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覆盖1000多个专业点,惠及10万余学生(学徒),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教育部分两批立项了364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示范带动立项省级教学创新团队500余个,校级教学创新团队1600余个,形成了“国家示范引领、省级统筹实施、院校特色发展”的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格局。报告发布了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从教师基础能力、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建设能力、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和发展保障能力等5个方面选取36个指标建立教师发展指数模型,100所优秀院校中“双高计划”院校入选比例较高,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有37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有44所。
在“百万扩招”背景下,2021年全国高职院校全日制在校生人数校均增长超过1300人,客观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稀释,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行政用房面积、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等指标较上年显著下降。报告对此表示关注,并从基础资源、教学与课程资源、校企合作资源3个维度设置了15个统计指标,遴选出60所年度资源建设优势院校,其中职业本科院校4所,国家高水平学校建设院校24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院校21所。这表明,“双高计划”中央财政的投入,带动了地方与院校的投入,院校各类教学资源增长明显。
政策环境持续向好经费保障有待加强
2021年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年”,省部共建职教高地、“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重大项目持续推进,各地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地制宜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
报告显示,2021年,在教学资源和生源存量相对紧张的背景下,教育部统筹协调,各地积极作为,高质量超额完成“3年扩招300万”的目标任务。与2020年相比,2021年15个省份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有所提升,16个省份有所下降,4个省份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未达到12000元,各地仍需进一步加强省级统筹,加大政策供给,健全稳定的生均财政拨款投入机制和多元资金筹措机制,保障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发展需求相适应。2021年,教育部完成197所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年度绩效数据采集工作,各地组织“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完成年度建设绩效自评工作。通过“双高计划”的引领带动,全国27个省份相继启动实施了省级“双高计划”,覆盖322所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和98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全面施工,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承接任务项目1793个,承担单位覆盖全国1337所高职院校,接近全部院校数的90%。
报告显示,中职教育改革发展整体稳中有进。国家大力提升中职办学质量,优化布局结构,实施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各地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下,积极履行主体责任,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要求,推进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建设。如广东省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统筹中央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12770万元、省级教育发展专项资金14405万元,用于粤东和粤西北地区中职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在各地努力下,全国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情况较上年有新进展,但区域间差异较大。从全国看,各单项指标达标程度不一,“生均仪器设备值”指标达标情况相对较好,全国达标学校总数占比87.3%;“校园占地面积”指标达标的学校数占比71.6%;“校舍建筑面积”“专任教师数”指标达标的学校数占比在65%左右;“全日制在校生”指标达标的学校数占比只有55.4%。全国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情况与“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提出的“到2023年中职学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各级政府还需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全面推进中职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标建设。
专注内涵能力建设国际合作走深走实
报告显示,面对世纪疫情与复杂国际环境相互交织带来的挑战,高职院校以提高质量为主线,专注国际合作内涵与能力建设,广泛应用数字技术,开展“线上+线下”交流合作,推动“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走深走实。国际合作呈现对外开放能力提升、品牌意识增强、交流合作纵深化等特征,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
一是擦亮境外办学名片。高职院校境外办学品牌意识增强,进一步规范境外办学机构名称,以“鲁班工坊”“丝路学院”等体现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名称命名境外办学机构,同时加强境外办学机构标准化建设。
二是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云留学”成为疫情期间留学生培养的主渠道,高职院校积极运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搭建教育教学“空中课堂”“云端平台”,实施线上线下“双轨”同频教学。强化留学生规范管理和人文关怀,完善“线上+线下”“学习+生活”“中文+技能”并行的留学生培养,借助质量监控与信息化平台,加强留学生选课、学习、毕业论文撰写、毕业实践等全过程监督,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
三是引进吸收国际优质资源,深化区域合作。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有1077个,通过中外合作共建课程体系、双语教材、教学资源库、实训基地及师资培训等,推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与本土人才培养的融合。一些高职院校与中华工程教育学会、英国国家学历学位评估认证中心等合作,探索开展“悉尼协议”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际专业标准评估认证,已有10余所院校的20余个专业通过“悉尼协议”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高职院校依托中国—东盟、中非合作论坛等国家战略合作机制,扩大职业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参与职业教育国际服务,深化职业教育多边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