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交流资料
高职教育发展动态
2024年第1期(总第44期)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 2024年元月
【高层动向】
1.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2.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进数字化赋能 服务终身学习
【院校动态】
1.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强化绩效 创新管理 推进“双高”建设
2.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深化思政教育内涵 培育文化自信
【专家观点】
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高层动向】
1.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24-01-12 信息来源: 教育部网站)
1月11日,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全年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把组织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作为工作主线,把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主攻方向,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在教育的数字化、国际化、绿色化方向上开辟发展新空间,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干部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全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认真思考和回答“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紧紧锚定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速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持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破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教育问题;纵深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教育系统持续保持安全稳定良好局面;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的全面领导持续走深走实。一年来,教育系统始终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取得新突破,教育高质量发展打开新局面,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了新的贡献。
会议强调,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深刻认识教育强国的主攻方向和战略布局,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和战略思维,书写好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一是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更加突出从国家利益的大政治上看教育,坚定不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更加突出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大战略上办教育,坚定不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三是牢牢把握教育的民生属性,更加突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民生上抓教育,坚定不移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要准确把握教育与中国的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想明白如何破局、如何开新局。准确把握中国教育与世界的关系,在国际新格局中补短板、锻长板,加快建成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教育中心。
会议指出,要坚持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见效。一要着力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生态新格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启动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全面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引导学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二要强化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持续抓好“两个先行先试”,深化科教融汇、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深化产教融合、以技术转移为纽带推动“四链”融合,服务治国理政、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三要进一步夯实基础教育基点。着眼人口变化趋势加强前瞻性布局,深化基础教育提质扩优工程,巩固深化“双减”成果,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筑牢根基、积蓄后劲。四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坚持与产业结合、与地方和政府政策结合、与社会区域结构结合、与个人终身学习结合,稳步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尽快取得突破,以人的成长为中心,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要义,实现办学质量高水平、产学合作高质量。五要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坚持应用为王走集成化道路,以智能化赋能教育治理,拓展国际化新空间,引领教育变革创新。六要坚定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完善战略策略,统筹高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找准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切入口,不断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七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拓展教师队伍培养培训新思路,推进教师资源配置优化和管理制度改革,营造尊师重教、尊师重道社会风尚,以教师之强支撑教育之强。
会议要求,要以挺膺担当、奋发有为的姿态,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做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不断开创教育强国建设新局面。一是从政治上提升抓落实的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时刻拧紧安全这根弦。二是从战略上把握抓落实的路径,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内在规律性,加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间的纽带联系,加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和教育自身规律研究。三是在方法上以试点推动抓落实,鼓励各地各校积极推进试点,分析把握试点过程中的本质与核心问题,及时总结复盘,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四是在作风上强化抓落实的保障,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坚持一体推进“三不腐”,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持续纠“四风”树新风。会议强调,要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把握抓落实的方法和机制,围绕界定目标任务、设计评价体系、制定制度政策、总结形成解决方案,迅速落实,突出实干,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局、教育部机关各司局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各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教育厅(教委)负责人,各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负责人,各部属高校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联络员应邀参加会议。参加驻外使领馆教育工作会议人员列席会议。
2.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进数字化赋能 服务终身学习
(发布时间:2024-01-26 信息来源: 教育部网站)
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要指示,推进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推动全民终身学习蔚然成风。
一是学习型社会建设图景更加清晰。研制《学习型社会建设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印发《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部署了学习型城市建设、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建设、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三教统筹协同创新等重点任务。
二是学习型城市网络更加健全。聚焦数字化赋能学习型城市,以加入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的10个城市为示范,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着力打牢城市数字基座,2023年推动80个城市申请加入全国学习型城市网络。
三是终身教育学习资源更加多元。建强终身教育平台,开展“能者为师”“智慧助老”专项行动,开放共享近8万门优质微课;推出“全民阅读、书香中国”线上学习活动专区,上线超过1万本电子书。截至2023年底,终身教育平台累计上线资源100余万个,服务学习者3600万余人次。
四是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更加丰富。升级改造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职教版块,加强数字资源开发与供给,新增“企业资源”“工匠精神”“智慧教研室”等专栏,2023年新接入虚拟仿真、在线精品课、专业教学资源库等2.8万个,累计汇聚各类优质资源727万余条。
五是老年大学办学体系更加完善。2023年3月,国家老年大学挂牌成立。截至2023年底,已成立40家老年大学分部、3000个老年学习中心、5.5万个老年学习点。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围绕“德学康乐为”五个类别上线课程43.6万门,总时长408.9万分钟,线上注册用户234.1万人,服务5640万人次学习。
六是终身学习活动周品牌效应更加彰显。2023年,紧紧围绕“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一主题,广泛开展主题阅读、数字阅读分享、线上社会大讲堂、“社长(总编)荐书”等活动,有3200余万群众参与,人数再创新高。自2005年起,我们已连续举办19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累计带动4亿多群众参与。
【院校动态】
1.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强化绩效 创新管理 推进“双高”建设
(发布时间:2024-01-10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
2019年,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A档)建设单位。围绕“建成什么样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和“怎样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两个问题,学校系统谋划,坚持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主线,以高水平专业群为抓手,以教师培养体系和内部治理体系为支撑,推进“岗课赛证研”综合育人、产学研用密切结合,打造人才培养高地、技术创新高地和国际职教品牌。
聚焦产教融合,打造“三集统筹、双标同步”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建设模式
贯通产业链和教育链,加强专业协同和跨界整合,推进专业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完善优质教学资源的转化机制,以主持国家专业标准、技术标准研制为契机,促进专业教学标准同步优化,引领课程标准开发,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进课程、入课堂。
强化“三集统筹”。依据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的关键技术领域和行业应用规划专业集群架构,聚焦智能制造系统和产业链的关键技术领域,系统构建数控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7个专业群组成的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其中国家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市级高水平专业群3个,形成群间协同、群内协调的专业结构,实现了专业集群、资源集成和管理集约。
坚持“双标同步”。坚持研用结合,充分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近年来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16项,牵头研制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10项;以职业能力清单开发为核心,与行业企业共同优化集群内9项技术标准、35项专业标准、77项职业培训标准,实现国家技术标准开发与教学标准优化“双标同步”,迭代模块化课程标准累计5130门。
重构课程体系。整合集群公共基础课程组,开发105门集群技术拓展课程和78门集群证书接口课程,构建专业集群共享课程池。打通群内课程互选通道,各专业群重构“基础通用、平台共享、核心聚焦、方向定岗”的课程体系,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
创新运行机制。实施“专业—专业群—专业集群”管理模式,部分专业群跨学院组建,加强专业群建设、专业调研、教研活动的指导,推行矩阵式项目管理。优化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专业数字化转型,三年来预警专业11个,停招专业8个,新增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等专业4个。强化专业带头人培养,开展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试行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分离,探索基层教学组织创新。
聚焦学生成长,打造“双主体、两融合、多通道”人才培养模式
适应智造时代“个性化、小批量”岗位变迁趋势及多元需求,针对生源类型差异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C-C-I”(双证实用型、专业复合型、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分类培养体系,改革经验获2022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入选江苏省“三全育人”典型案例、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
校企双元育人。以专业群建设为引领,系统构建校企合作生态,与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领军企业共建8个产业学院。紧跟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共建高水平生产性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产业学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合作形式,强化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促进产教联动、供需对接。近年来,学校入选“十四五”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1项、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培育项目2项;入选江苏省首批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2个,其中1个被推荐参评国家项目。
强化专创融合。发挥教学名师和技能大师的育人效应,涵养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大力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健全“校—省—国”三级竞赛体系,实现岗课赛证融通。近年来,先后获得“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互联网+”大赛金奖,以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赛事等全国性赛事一等奖70余项,1.5万人次在省级及以上各类大赛中获奖。
强化德技融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确立了学校、专业、课程“三层贯通”课程思政目标体系,形成“尚德精技 矩阵统合 基因融入”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入选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名师、团队)1门、省级2门,改革经验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深化分类培养。系统化设计多种成才通道,研究书证融通模式,出版相关专著3部,形成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原则、方法、标准和典型案例。通过课证融通培养“双证”实用型人才;通过优化“能力导向、四阶递进”专业群课程体系,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通过组建开源创新创业学院,实施研赛创教一体化教学,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运行学分银行。完善学分银行改革机制建设,升级学分银行管理平台,逐步建立统一的学生学习成果档案,服务全体学生多元成长成才。自2017年实施《学分银行管理办法》以来,共计1695名学生、6153门次课程进行了学分置换,拓展了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形成个性化、多渠道、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
推进“三金”工程。深化智造特色“三教”改革,实施深度学习导向的“金课堂”,建成一批高质量、广应用的智能制造专业群核心“金课程(资源)”,更新2个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培育以“金种子”教师为核心的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近年来,教师参加省级及以上教学能力大赛获奖70余项,新增2支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入选国家在线精品课程6门、省级40门,22门课程首批上线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年均开发智能制造特色资源1.5万项,入选“十三五”“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42部,获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1项。
聚焦技术引领,打造“平台支撑、双库联动”技术技能积累模式
围绕江苏省和无锡市重点发展的物联网、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以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发展为导向,主动在科学技术应用链上寻找位置,形成服务企业生产与服务“端到端”全智能化升级能力。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融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师资培养、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生产示范于一体的产学研用集成创新平台“智能制造工程中心”,通过“四个深化”,提升“四种能力”,形成了“平台支撑、双库联动”技术技能积累模式。
深化科研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科研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研究所、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所建设,实施“智能制造+AI”应用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工程,建设了“难加工材料切削技术与装备研究实验室”“集成电路失效分析实验室”“智能工厂仓储物流技术实验室”等23个科研实验室。近5年,为企业开展横向技术服务与培训年均到账经费4500万元,立项建有江苏省发改部门批准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1个、其他市厅级科研服务平台10个。
深化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注重科研团队建设,鼓励科研人员组团队、凝方向、聚合力进行技术研究。以成果为导向,加强现有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凝聚研究方向,积极开展技术鉴定,培育核心技术。近5年累计立项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51项,其中国家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61项、厅级项目186项。获批省级科技创新团队6支,获厅级以上各类科研成果奖励20项,主持国家技术标准制定3项,参与国家技术标准制定7项。近5年授权专利2510件,目前在库有效专利2961件,专利授权量和有效专利数量排名均为全国高职院校首位。
深化资源转化中心建设,提升资源转化能力。通过出台校企合作、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制作等管理制度,引导团队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将技术开发成果与教学研究项目相结合,着力同步开发与优化技术标准、教学标准、培训标准,研制了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案例生成、项目生成等新方法。有效促进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建设标准和资源建设激励制度等专业要素建设水平的提升,创建技术案例库与教学项目库,实现技术技能积累与传承创新。近5年,获批国家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项、省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项目2项、“十四五”国家在线精品课程6门、江苏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19门。
深化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提升校企合作能力。与无锡市滨湖区开展紧密校地合作,实施“政产学研合作‘三进’工程”,促进学校与地方、行企深度合作,推动产教融合。持续改革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牵头成立无锡市智能制造与物联网市域产教联合体、全国云智物联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机械行业工业软件与数字化制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扎实推进7个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从技术研发与服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创新训练与职工培训等方面进行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实践。近5年,新增校企合作项目200余项,行企参与学校办学投入教学资源、设备等价值合计1.5亿元,获批国家工信部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立项建设“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无锡市示范产业学院1个、国家工信部门产教融合试点专业2个、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2个、无锡市职业教育名企名校合作项目2项。
聚焦国际知名,打造“系统构建、融合共生”国际交流合作模式
发挥专业优势、统筹规划,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与国际接轨,探索全方位、深层次、高质量国际化发展路径,以“规划标准、运行管理、约束激励、研究实践”四模块制度体系为保障,引进国际智能制造领域优质教学及科技资源、创生具有锡职特色的智能制造类专业及课程标准、输出服务国际产能合作能力,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打造“系统构建、融合共生”国际交流合作模式。
平台对接、项目引领,引进国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依托总部设在美国的社区学院国际发展联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国内外平台,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丹麦、日本等国家的院校举办了8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爱尔兰香农理工大学创办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爱尔兰学院。在引进端通过联盟中心、办学项目、办学机构、科研平台的“四阶跃升”,打造了专业化、国际化的中外混编教师团队;建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化课程;围绕智能制造技术,构建了开放共享的科研平台,将国际合作推向更高层次。
吸收转化、创新迭代,创生国际化教育教学能力链。打造“留学锡职”精品工程,推进国家跨境培训项目,与国内外行业组织、国际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开发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双语实训项目,推进国际领先的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标准开发,在创生段通过同级比照、同行借鉴、同类整合、同步内化、同期生成“五同递进”,创生具备国际水平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提升教师国际化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为建设中国机械行业领域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先行先试、积累经验、贡献方案,高质量通过首批高职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
教随产出、产教同行,输出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围绕“走出去”中资企业海外发展需求,在输出端通过培养链、培训链、融合链、供给链的“四链联动”,系统优化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格局,输出高职教育服务国际产能合作能力,打造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技术服务、人文交流“四位一体”的境外办学品牌,实现国际教学标准、国际教学资源、国际教育能力相互作用、有机融合。学校培养了来自62个国家的近3000名来华留学生,15项专业教学标准、290项课程标准和20项培训标准被9个国家的14所高等院校和机构采用;建成4所海外分校及2个汉语中心,承接了“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等培训项目,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22万余人日,服务46家“走出去”中资企业;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发推广4项机械行业服务“一带一路”职业技能标准和4项国际通用职业资格标准。学校3个项目入选“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特色项目,获得世界职业院校与技术大学联盟卓越奖金奖等3项。
聚力教师发展,构建“一体两翼一平台”教师培养体系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推进人事制度综合改革,建立健全教师全职业生涯服务体系,坚持以团队建设为抓手,以教学能力、技术研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化能力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双师四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以教师发展学院为主体、以制度体系建设和系列人才工程项目为两翼、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的“一体两翼一平台”教师培养体系。
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引领,建立师德违规行为负面清单和师德档案,全面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实施“名师大匠引育、双师素质提升、核心团队建设、师资国际交流”四大计划,实现人才数量与质量“双提升”。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集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学研究、科研服务、专业实践于一体的“五维度”大数据教师培养辅助系统,持续激发教师发展内生动力。依托教师发展学院,聚焦教师“四种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出台“青蓝工程”、团队建设等方面系列制度,优化岗位聘任、职称评审等文件,明确教师培养考核办法与激励措施。加快推进教师走进企业,融入生产一线,实施“百师百企”“百名科技副总”工程,引导教师稳定研究方向,开展有效科研。聚焦教师教育教学、技术研发应用、资源整合和国际化等能力发展,依据教师不同类型和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能力需求,实施精准培训,建设以国培、省培、校培、企业培训为主体的分层分类培养体系。目前,学校建成国家机械设计制造类“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入选国家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基地(2023—2025年),获评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支、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国家教学名师2人、全国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对象1人。
聚力“五全”融通,构建“数据驱动、多元协同”内部治理体系
学校以党建为引领,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规章制度建设筑基、以内部控制体系张网、以校院两级改革破题,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实现“全师生覆盖、全业务上网、全数据交互、全系统安全、全方位决策”“五全”融通。
学校坚持制度建设与事业发展协同推进,聚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系统完善顶层设计,推动制度体系化、规范化、标准化,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学校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校院两级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激发办学活力,为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学校紧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和现代职业院校的办学运行逻辑,着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强化数字治理,加快流程再造,优化内部工作规则,进一步提升高校内部管理水平,构建了“数据驱动、多元协同”内部治理体系。
学校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基础设施平台为支撑,以全量数据中心为纽带,着力完善“四个平台”建设。学校加快推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积极探索智能技术下的差异化教学、过程性评价、智能化服务、精细化管理、科学化决策,从数字环境建设、优质资源供给、教学模式改革、内部质量提升、数据治理强化等方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教育”生态建设,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打造智能化教学场景,学习过程全记录,数字资源覆盖全部课程;以数据为抓手,完成49个业务系统、1.04亿条数据的采集、治理、共享工作,以教育与智造服务大数据为中心,构建十大主题数据决策服务;以智能化服务为目标,优化再造流程,高效精细管理,建设安全、稳定、可靠、智能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学校获评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校、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首批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等。
2.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深化思政教育内涵 培育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24-01-24信息来源: 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牢牢把握新时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积极承担立德树人教育使命,基于职业教育模式大力推进思政教育,提高思政课程建设及课程思政实施等思政教育工作的优先级,力求培养兼具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优秀人才。在学院的全方位建设下,思政教育形式不断丰富、内涵不断深化,有效培育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全力打造思政课程
坚守思政教育主阵地
学院深谙思政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精品意识为引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域文化、时代文化等具有思政教育和育人价值的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打造出一批学校特色显著、文化气息浓厚、学生喜闻乐见的优质思想政治理论课。2021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双高计划’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21B187)与2022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教育评价改革专项重点课题“基于立德树人成效的高职院校管理育人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2022ZJY632)研究成果显示,这些课程不仅充分满足了学生的思政学习需要,而且其中丰富的文化内容有效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同步提升了学生的思政素养和文化素养。同时,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程开展中的主导作用,通过专业培训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引导其成为推动课程教学提质增效的中坚力量。例如,2019年,学院举办以“强队伍,磨内功,展风采”为主题的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会,此次培训解读了7份新出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相关文件,并总结归纳了学院在“三全育人”、课程思政、以赛促教等方面的工作实践经验,让全体思政课教师进一步认识到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努力方向、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此外,学院开展严格的监督工作,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效推进,不仅定期组织学院领导深入思政课堂听课、检查课程质量,而且主动接受上级教育部门的监督和检查,通过内外部监督结合的方式来准确定位思政课程建设及开展的现存问题并及时改进。例如,广西高校2018年春季学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检查组到学院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检查工作,充分肯定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的成绩,并指出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中思政专项经费使用、图书资料、思政选修课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
激发思政教育发展活力
学院在建设和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积极寻求提高思政教育实效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实现学科文化和思政文化深度融合为目标全面推进课程思政,致力于打造文化气息浓厚、思政属性显著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中学习成长,在掌握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增进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例如,2022年,学院党委书记刘子林主持开展课程思政线上线下结合的集体教研活动,要求专业课、公共课和实践课教师努力提升课程思政素质与教学能力,思政课教师要与专业课教师“结对子”,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在学院的大力号召下,各二级学院立足于专业课程开展情况,积极寻求思政元素的融入思路和融入方向,力求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的贯彻落实。举例而言,汽车工程学院于2020年开展以“推进课程思政,引领专业成长”为主题的课程思政专题学习,教师吴丽萍以《二手车的鉴定与评估》为题,从课程的教学设计、案例设计、教案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案例分享;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于2019年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比赛,参赛教师在8分钟的说课时间内既讲解专业知识,又把思政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教学,生动体现了知识传授和课堂讲授的统一性。
持续推动马院建设
强化思政教育核心力量
学院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推动思政教育全面化发展和创新化改革的核心力量,为马院的高质量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以充分发挥马院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独特优势,全面推进学院思政教育工作。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引进优秀人才,提高思政教育教学工作水平,例如,2020年,聘请广西理论宣讲知名专家陈谨礼、柳州日报社知名编辑李广西两位校外专家担任特聘教授,负责学院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马院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引下,以思政教育为核心开展学术科研活动,在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化发展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例如,2018年,马院申报的“基于VR技术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构创新研究”和“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价值与路径研究”两项课题,在众多思政课题中脱颖而出,成功立项。此外,马院高度关注其他二级学院的思政教育开展情况,立足于现存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活动,充分发挥辐射功能,推动学院整体思政教育工作提质增效。例如,2018年,马院副教授蓝星华和教师汪琦前往汽车工程学院开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为主题的党课培训,带领汽车工程学院的党员、发展对象及积极分子从党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此次培训充分体现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促进思政专业帮扶”的理念,在推动汽车工程学院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力开展多样活动
营造思政教育良好氛围
学院将思政教育与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活动在文化传播、文化氛围营造方面的作用,通过开展具有思政特色的多样化活动来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例如,学院于2022年开展“迎国庆”系列红色文化活动,在7天时间内举办了“红色剪纸印初心 传统手艺迎国庆”主题剪纸活动、“泼墨书锦绣 执笔颂中华”书法体验活动、“观红色佳影 燃爱国情怀”主题观影活动等诸多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活动,吸引学生踊跃参与,弘扬红色文化。此外,学院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讲座,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宽文化视野、培育文化素养。例如,2022年,学院“博雅·素质大讲堂”举办“中国画——欣赏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专题讲座,带领学生回顾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从优秀中国画作品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学院大力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持续深化思政教育内涵,通过全力打造思政课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持续推动马院建设、大力开展多样活动来赋予思政教育新的文化属性,通过发挥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培养具有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人才储备。(胡慕贤)
【专家观点】
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4-01-16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
技能是强国之本、立业之基,是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技能型社会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基础。技能型社会建设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支持,而且需要通过职业教育培养高质量的技能人才队伍,推动技能人才供给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需求的高度匹配,帮助我国跨入技能强国之列。目前,技能型社会建设还面临着以下挑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挑战1 有利于技能习得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完善
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具有典型的学校本位特征,企业未能深入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来。从课程与教材开发来看,教师仍旧是课程与教材开发的主体,企业在开发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与深度均不足。从课堂教学来看,仍存在明显的学科本位特征,基于工作逻辑的行动导向教学未能得到广泛应用。从师资队伍来看,专职教师仍旧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实践教学能力有限,企业兼职教师力量较为薄弱,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互补作用。
对策:奋力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一个完整的技能开发体系包括两端,一端是职前阶段技能开发体系,一端是职后阶段技能开发体系。二者不仅同样重要,还应实现有机衔接,同时打破职业院校、企业、行业之间的边界,实现技能人才的协同培养。要通过科学的市场调研,优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并定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方案等,引导企业深入参与课程开发过程,校企联合深度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充分重视工作本位学习,强化实习实训工作,优化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帮助技能人才有效习得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挑战2 有利于技能更新的公共技能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人人学习技能是一种理想的目标。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趋势的冲击之下,人们所拥有的技能很容易过时,必须随着产业与技术的转型升级而不断更新自身技能。尽管人们对于技能更新存在迫切需求,但可以满足技能更新需求的公共技能服务体系并未得到有效建立,目前只是进行了一些局部化探索,无法满足全民、终身技能学习的要求。无论是职业院校,还是企业,在公共技能服务体系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都较为有限,各方主体在其中的角色定位也不够清晰。
对策:全力建设公共技能服务体系。为满足技能人才在职业生涯发展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需要将技能学习作为一项公共事业来全力发展,并将其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推动技能学习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国家要建立有利于终身技能学习的国家资格框架系统,推动技能学习的认证与转换,系统推进公共技能培训机构的建设,在基础设施、培训设备等方面为技能学习提供硬件基础。职业院校要在公共技能服务体系建设中主动担当,积极参与对中小学生的职业启蒙教育,面向社会大众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企业要强化对员工职后培训的重视,按照规定给予必要的培训经费投入,不断推动员工进行技能的持续更新。
挑战3 有利于技能积累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尚未改善
技能积累往往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优势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基层创新的内在基础,对一个国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突出。作为技能积累的重要主体,技能人才参与技能积累的意愿与能力往往决定着技能积累的水平,也关乎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进程。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实行的是八级工制度,技能人才成长上升渠道较为通畅,也拥有较高的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为技能积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后,随着八级工体系的崩塌,技能人才参与技能积累的意愿与能力随之下降,至今未能再次形成较为健全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对策:着力优化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技能人才评价体系重塑的核心在于,给予技能人才科学合理的评价,并建立系统的技能人才发展保障机制,给予技能人才发展应有的肯定,引导技能人才主动投入技能积累工作。为此,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提升技能人才的经济收入,鼓励企业根据人才技能水平的高低与技能的短缺程度进行工资分配,并为技能人才在职务晋升与职级晋升方面提供足够的机会。此外,还要加大改革清理一系列对技能人才的歧视政策,为技能人才在落户、就业、事业单位招聘等方面的合法权利提供保障,有效保障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挑战4 有利于技能成才的社会文化支持系统尚未健全
与学术成才道路相比,技能成才道路并未得到广泛认同,有利于技能成才的社会文化支持系统不够健全。古语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技能型劳动者的地位自古以来就未能得到充分的认可,甚至将技能贬低为“奇淫技巧”,这意味着技能成才道路缺乏扎实的文化基础。人们更加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希望通过学术成才道路实现人生理想。新中国成立以后,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一度有所提高,并受到普遍尊重。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技能人才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未能得到有效保障,年轻人对于技能成才道路缺乏一定信心。
对策:努力夯实社会文化支持系统。与学术人才一样,技能人才的成长同样需要社会文化环境的支持。是否选择技能成才道路与个体的主观意愿具有较强联系。在我国这样一个有深厚“学而优则仕”传统的国家,推动社会大众观念的转变,往往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一方面,需要注重技能文化的早期培育,在中小学阶段大力加强职业陶冶教育,引导学生在人生发展的早期阶段建立起对职业的基本认知,找到自身的职业兴趣,自觉体悟技能宝贵的价值观,认识到技能成才道路的光荣与伟大。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宣传工作,将技能文化深入人心,给予技能人才更多的荣誉,让技能人才感受到应有的尊重,从而坚定地选择技能成才道路。
(作者:郝天聪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